查看原文
其他

大众最终接受Avanci的4G许可计划,是否意味着华为也快入池了?

黄小莺 企业专利观察 2022-11-06

作者:黄莺


3月8日,汽车专利池Avanci宣布,大众汽车扩大了与Avanci一站式许可的现有关系,已涵盖4G标准必要专利。
这是继上个月10号,宣布韩国LG以许可人身份加入Avanci之后,该专利池取得的又一大突破进展。
大众的加入之所以备受关注,有几点原因:
一是看大众是否能够成功反水Avanci。大众在2019年就加入了Avanci的3G计划,但一直未更新到4G,但是据Avanci成员在起诉书中提到,大众汽车实际一直在使用4G功能。但是大众为何没有升级到4G的原因,双方并未对外披露,因此外界并不清楚双方的分歧点。于是去年12月,Avanci成员宏基在美国起诉大众侵犯4G专利。FOSSPATENT上个月还报道了IP Bridge在慕尼黑也起诉了大众,涉及4G/LTE标准的EP2294737专利。因此,这个站在Avanci池中反对Avanci的就很值得关注了。
二是一直在传大众在组织“被许可人谈判组LNG”。这一点才是Avanci及成员重点关注的一点,如果足够多的被许可人组织起来实施联合砍价甚至是改变许可方式(组件级-整车级),这对Avanci专利池中的某些权利人显然是非常不利的,所以高通采取了在Auto IP会上当面警告的方式,随之而来的是宏基等在诉讼中对这一点的抱怨。
三是大众半道与华为“唱了双簧”。去年7月,华为官宣已与大众供应商达成4G许可,这场许可的从时间和内容上,都很值得关注。我在《华为和大众联姻背后的“IP”猜想》一文中对此有过疑问,时间上应该正介于大众抵制Avanci的4G许可证期间,内容上华为与大众供应商只签署了4G许可,意味着二者一举讲“组件级”许可的生米做成熟饭,二是华为作为供应商的角色,在4G许可费率上可能签的很低,这样可能就会为大众“锻造”一把与Avanci谈判的利器,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,至于这种方式到底有用,尚不能确定。
目前来看,大众“反水”的工作随着升级4G许可就自动停止了,这也意味着大众对既有的整车级许可和费率的再次确认。当然,也有一种可能是带着与华为的组件级许可入池的。未来Avanci专利池中既有支持整车收费也有同意组件收费的,是否会成为一个隐形炸弹,值得关注。
但是大众这一系列“抵抗”的操作中,是否能为其换来在池中管理一定的额外权利,倒是值得关注。
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”,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就像去年底戴姆勒加入Avanci时,德国媒体的报道中曾提到,戴姆勒发言人Silke Mockert表示:我们加入Avanci,就可以帮助塑造未来5G的许可条件
这实际上道出了专利池管理是否会存在一些“隐形条款”的质疑?专利池按理说对外都是公开的规则,但是在一些决议层上到底如何实施,或许有更大的可变空间。
此次大众的加入是否也会像戴姆勒一样“帮助塑造未来5G的许可条件”,就会很值得期待,因为无论戴姆勒和大众,都是被许可人的角色,他们的声音将为整个汽车行业在5G许可条件上带来哪些影响,还是值得关注。
而一直与戴姆勒和大众关系紧密的华为,就显得更为神秘,至少在专利方面,一直在支持这两家企业。而且也换来了更紧密的合作,不仅与戴姆勒合作车载操作系统,而且还计划将自动驾驶部门部分成员打包出售给大众。
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(Alan Fan)在近日接受IAM的专访时,提到了两个“不排除”值得关注:一是不排除运用诉讼的方式(we never eliminate litigation from equation);二是不排除加入Avanci(I do not wish to give the impression that Huawei will never join Avanci)。
按照常理去推测,把这个“否定”用词去掉,或许就是华为未来计划的真实想法。
对于华为谈到的第一点不排除诉讼,从上下文来看目前应该还是只针对海外市场的许可推进。对于第二点加入Avanci的动态思考,就像文章所说会基于自身需求和位置来考虑加入的时机。
但是在Avanci专利池将5G许可费率推出时间从去年推迟到今年,是否也是在等待一些大的权利人加入,像LG、华为、三星等。所以,很有可能5G费率推出前的这个时间窗口,是这些大权利人加入的一个时机。
LG已在2月10日加入,如果华为在近期也加入的话,剩下最后一个巨头就是三星了。随着去年传言有三星高管加入Avanci团队,加上三星也是专利池的老玩家,总体来看最后入池概率应该很大。
所以华为能否加入就成为非常关键一子。如果能成功,Avanci专利池将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“庞然大物”,想不垄断都不行了。
这些巨头凑在一起,汽车5G的费率会是多少,将会非常引人关注。
要知道,Avanci的使命不仅是汽车这个每年7000万辆的市场这么简单,还有数量几百亿甚至更大的物联网IoT,也是它的目标,这个行业未来该如何定价,目前来看,已经很难有第二家再与其争夺定价权了。
可以看到,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追赶,赢得技术、赢得标准,但是在争夺全球定价权方面,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,这个差距,并非一蹴而就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